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新闻中心
收起帐篷住新房 群众心里暖洋洋
发布时间:2015/2/2 9:20:50  点击:326

隆冬时节,走进永善县务基镇八角村跃进红旗社区,只见一条宽阔的公路饶村而过,一座座崭新的民房拔地而起,人们改变了以往日出而作,日落而归的生活方式,正在用现代、文明的方式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美好新生活。这个曾经封闭、落后的高寒冷凉山区人民,在各级干部的引领、帮助下,正发生着划时代的变化。

及时部署抓重建。地震发生后,县委政府一边抓抢险救灾,一边抓谋划部署重建工作。结合全县受灾情况及群众生活现状,及早出台了重建方案,补助每户受灾群众3万元到3.8万元不等的重建资金,一场与时间赛跑,与受灾群众共甘苦的重建任务在金沙江畔迅速展开。跃进作为“4·05”地震重灾区之一,面对道路不通,山路崎岖等重重困难,县委、政府及时组织交通、国土等部门深入实际,整合资金,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修通了白胜村二坪连接八角村跃进和先锋的公路,结束了当地不通公路、群众出行难的历史。

部门包保助重建。针对该县重建任务重,群众缺劳动力、缺技术等实际,县委积极动员全县干部职工,采取“九包九到位”工作机制,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顺利开展。永善县审计局作为跃进红旗社区的包保部门,局领导带头包保,带头参与重建工作,针对重建户缺启动资金、缺重建物资的情况,单位干部职工充分发挥自身人脉优势,采取个人担保,单位出面等方式,积极为重建户联系重建所需的钢筋、水泥、砂子等物资,并将物资送往重建地点;与金融部门沟通联系,及时为每户农户争取到1万元、2万元、4万元不等的建房贷款,让群众在一穷二白中建设着自己的家园。

干部蹲点促重建。审计局结合单位实际,安排专人分别联系跃进红旗社区37户重建户,切实做到了每户有一个包保联系人,每天有干部蹲点驻村。在工作中,蹲点干部除指导做好重建工作外,还负责做好群众重建过程中困难问题收集、思想观念转变、劳动技能培训等工作,并把制定发展规划、促进村民发展增收摆在同等重要位置,结合跃进草场资源丰富、气候寒凉等特点,联系协调农、林、牧、水等部门专家深入实地考察论证,梳理出在跃进发展畜牧业、种植中药材的发展思路,并拟定了帮扶、培训等工作计划,多渠道帮助灾区群众谋划发展之路。

收起帐篷住新房。历时半年多的灾后恢复重建,在各级领导干部、包保部门、全体群众的共同参与下,如今成效初显。寒冬季节,走进跃进灾区,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崭新民房在群山环抱中格外显眼,皑皑白雪铺满山野,袅袅炊烟从民房中飘散开来,让这个高寒的小山村显得更加安静、祥和。人们兴高采烈地收拾着,告别了陪伴他们半年多的救灾帐篷,喜迁新居,开始“刮风下雨均不怕”的崭新生活。

在跃进红旗社区,笔者看到社长刘贤波正在组织群众撤出帐篷,当问到搬新居、住新房了有何感想时,他兴奋地告诉笔者:“看着一户户群众搬进了新房,我们的心里很高兴,心里特别想念包保干部,他们的关心帮助让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。灾后重建让我们变得更加团结,更加坚强,也让我们更多地结识了各级干部,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,思想开放了,眼光放开了,相信以后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。”

住居条件大为改善。“4·05”地震前,跃进红旗社区群众居住的房屋95%以上属土木结构,多数房屋因建设时间久,危险系数偏高,且潮湿低矮,遇到刮风下雨,入住困难。重建后,37户群众每家每户都建好了40-160平方米不等的砖混结构房屋,"茅檐低小,屋上青青草"的土坯房在这个地方已成为历史,群众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房,实现了有住所的目标。加之水、电、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,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人民群众精神振奋。受交通制约,“4·05”地震前,跃进红旗社区群众思想封闭,大部分群众过着靠天吃饭,日出而作,日落而归的原始生活,很少有机会走出大山,对发展生产、改善生活、改善环境的概念模糊不清,常常因为一小点利益发生冲突,矛盾不断。历经了灾难,通过重建,村民实现了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,主动参与到思发展、谋发展中来,变得更积极、更主动、更团结。

发展思路逐步清晰。通过在灾区设立红旗社区,邀请专家深入灾区,结合当地实际进行规划、培训,让群众看到了本村的优势资源,发现了自己的优势特长,学到了现代农业发展技术技能,对于未来怎样发展,每个人都在思考着,并结合自身优势特长,做好了发展致富的整体规划,思路清晰具体。